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

梁志萍: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议

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议

作者:梁志萍(肇庆基层委)

  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本民族文化体系的认同、对文化价值的肯定和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灿若星河的人类文明,留下了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崇高的价值追求,蕴含着顽强的奋斗精神,包涵着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诸多智慧。这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特有贡献,也是我们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据所在。中华文化必定要走向世界,优秀深厚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在对外交流中的重要精神资源,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

  当今是一个文化多元的世界,各个民族都在彰显其与众不同的民族性,通过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达到自己国家走出去的目的。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稳步提升,文化发展的必要性愈来愈明显。

  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除了经济、军事、政治外,更加重要的是国家软实力――文化实力的提升。

  (一)坚定文化自信是汇聚中国力量的源泉

  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人民构建精神家园、增进思想认同的基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

  当今的世界,社会思想文化愈发多元,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加繁重艰巨,迫切需要发挥文化的重要作用。

  在当下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加强主流文化的教育,使得广大干部和群众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等。

  (二)坚定文化自信是做好价值引领的根本

  何谓价值引领,其实就是对人们的价值观有一个主导的领导,只要坚持这个主线,社会就不会乱,国家就不会亡。

  在当下的时代,西方“普世价值不断渗透,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尤其是在思想领域,有的人对坚持的共产主义理想产生了怀疑。这时如果丧失了文化自信,人们就会失去自我、失去方向。所以越是在这种社会思潮纷繁复杂的时代,越是体现出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三)坚定文化自信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度。罗素曾说:中华文明是唯一从古代存留至今的文明。从孔子的时代以来,古埃及、巴比伦、马其顿、罗马帝国都先后灭亡,只有中国通过不断进化依然生存。拥有这样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不得不说是我们的民族之幸,我们的国家之幸。

  在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过程中,需要积极讲好中国故事,特别是要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流展示出来。讲好中国故事,文化自信是基础。

  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创新中华文化元素、文化形象、文化符号的表达方式,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中国的良好形象。当今世界文化激荡,各种文化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相互传播,相互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借助其强大的经济和媒体力量,传播其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思想,极大地冲击了我国的主流社会意识和文化。

  当今世界是一个网络极其发达的世界,西方的一些价值观伴随着媒体传入中国,致使部分人在价值取向和政治信念上出现了偏差。其主要表现是:“第一,对传统文化的精华没有很好地吸收甚至棘手的糟粕比精华还多。

  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趋势;第二,一味地崇仰西方文化,在西方文化的轰炸下表现出一种惧怕感和模仿感。第三,以经济利益作为第一追求,忽视精神追求与人文素养。”

  因此,如何在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上坚持以下几点,永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做一名真正爱国、有民族骨气的中国人:

  (一)加强主流文化的学习

  主流文化是一个社会的主要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引领人们价值导向的正确的价值观。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文化自信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

  (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如今的社会生活节奏快,外来思想不断渗透,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些快餐文化,这些文化在满足人们生活和学习的同时,很大程度上与传统文化相悖,甚至与传统文化背道而驰。他们往往断章取义,完全歪曲了传统文化的本意,致使形成了一些不伦不类的文化,这就危害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所以,很有必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在这些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如组织观看革命历史电影,爱国主义音乐会等,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等。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还应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

  (三)打造群体文化,创建爱国文化节

  通过创建各类群体文化节,逐步加强加深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也使人们群众对祖国有了更深的归属感.比如,通过创办一些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社团活动,学习中国功夫、中国舞蹈等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通过这一活动,更能了解爱国历史以及它能延续和传承下来的意义。除此之外,还有绘画、书法、诗词很多其他各具特色的社团协会。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了解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

  (四)提高人们文化选择与鉴别的能力

  在全球化的大前提下,各种文化应接不暇,在进行文化选择时,究竟什么才是主流的文化?怎样去选择和鉴别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面临诸多选择,坚持主流的意识形态,敏锐的判断和选择是积累起来的。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文艺工作为例,在文艺创作时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适当性的参加能力培训班。

  (五)通过网络来参与文化自信建设

  当下是一个网络的时代,各种文化信息通过网络得到了极其广泛的传播。因此,通过在网络上发布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资料和宣传,很容易收到十分显著的效果,增强文化自信。

  (六)开展公益讲座、移动展览、社教活动,形成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保持并弘扬中国特色,用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七)此外,还可以鼓励文化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将中国文化输出到世界。可以通过文化展览、艺术团交流、文化节庆等方式,让更多国际友人、华侨同胞了解和宣扬中国文化。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九州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